小学音乐教学中打击乐的有效运用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希望小学 李超 726300
打击乐教学是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从中感受课堂乐趣和美的享受。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目前小学低年级的打击乐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意图和情感需要,削弱了学生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出现了教学低效的情况,所以要引起重视和深入探讨。
一、低年级打击乐教学低效性的三缺乏。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与教学“有效性”相对应的是教学的“低效性”,目前在小学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打击乐教学中低效性的表现在三个缺乏:
1、缺乏协调性的自娱自乐
在小学低年级的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自己手中的乐器却爱不释手,常常“心不在焉”地听着教师的讲解。不时地拿着手中的乐器进行敲敲打打,或和旁边的朋友探讨自己手中的乐器。更有甚者,在集体打击活动中,自己敲打自己的节奏,全然不顾和谐之音,使课堂上会出现混乱现象。
2、缺乏操作性的枯燥听讲
在小学低年级的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听自己的讲解,看自己的示范动作,不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时候,学生会觉得上课很枯燥,觉得自己的行动被限制了,缺乏动手的自主感和满足感,自然而然就不愿意进行打击乐活动。
3、缺乏必要的节奏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的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只能模仿教师的节奏操作打击乐器。教师进行一小节的演奏,学生就跟随着进行一小节的演奏。学生缺乏独自进行整段节奏的打击,因而缺乏必要的节奏能力。
二、低年级打击乐教学低效的归因。
1、教学目标主次定位不清。
培养低年级打击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多的注重学习打击乐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学生感受并表达不同旋律美的能力。小学低年级是幼儿园和小学中、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很多学生可能很难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中脱离出来,无法适宜小学“上课”的教学模式。而很多小学低年级的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地向学生学习打击乐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学生感知美的过程。
2、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单一。
在小学低年级打击乐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采取直接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课,而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进行打击乐活动。但是对于习惯于幼儿园直观教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也无法理解教师上课所说的打击乐节奏,更谈不上动手操作了。这是造成小学低年级打击乐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
3、教师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低年级打击乐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用“像不像”、“好不好听”、“和谐不和谐”来形容学生的打击乐。“像不像”是用来形容与教师示范节奏的对比程度,“像”就是学生所打击的节奏趋向于教师所打击的节奏;“好不好听”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所打击的节奏,符合或者趋近于成人审美标准的节奏就称之为“好听”;“和谐不和谐”是用来形容音调、节奏是否趋于一致,“和谐”就是全班的打击的音调和节奏趋于一致。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感受,逐渐使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和兴趣。这也是造成小学低年级打击乐教学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低年级打击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准确定位小学低年级打击乐教学活动的目标。
小学低年级的打击乐教学应该是以激发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打击乐活动中感受到打击乐的快乐和成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为目的,同时从中以打击乐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表达打击乐器活动中的美,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打击乐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2、研究并了解低年级学生学习打击乐活动特点。
要选择适宜的打击乐器及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打击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要研究并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要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打击乐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
一是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低年级学生手腕肌肉逐渐发展,手、眼也渐渐协调发展,精细动作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大脑皮质的抑制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易动。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打击,敲敲打打,有较大盲目性,缺乏美的节奏。所以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在指导的前提下适时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打击活动。
二是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过渡阶段,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打击活动中,感知打击乐的音乐美。
四、发挥打击乐器的作作用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歌曲,节奏明快,旋律轻盈。关键要“巧选”“巧用”。这首歌曲描绘了一群小朋友坐在雪橇上,不畏风雪飞奔玩耍的场面。配上打击乐器,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的铃声回荡感觉,给学生以高品位、高质量的音乐体验。双响简,竹木体乐器,用小棒敲击竹筒的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来模仿马蹄声;手串铃的声音清脆响亮,来模仿小铃铛正合适。
这样的演奏方法创造了一个有趣的音响效果,清脆的铃铛声,让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也让教室里充满了圣诞节的愉快气息,孩子们沉浸在欢乐气氛之中。双响简和手串铃的加入,让音乐形象变得更加灵动,让歌曲变得更加有表现力。在歌曲演唱中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的来说,低年级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评价打击乐活动的结果,还要评价打击乐活动的过程及学生打击乐活动的态度。在学生进行打击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信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着节奏自由选取打击乐器,进行打击活动,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打击活动。让学生沉静在快乐的打击活动中。对学生的打击乐活动的态度,教师应予以积极地肯定,即使学生打击的节奏不是很准确,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精神上鼓励和技能上的指导。对于打击乐活动结果的评价,教师应该以激发儿童的兴趣性和主动性为宗旨。对学生的打击乐的评价不应该以学生打击的节奏准不准确进行评价,而应该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使学生发现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才能,自己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击乐器的使用,不但能充分发挥打击乐的功能,提高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